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40年回眸丨陈纯:追寻陈景润足迹,考上厦大数学系

新三届 2023-04-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Author 陈纯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陈纯,1955年出生,厦门大学数学系77级学生,曾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原题

追寻陈景润的足迹 考上厦大数学系


作者:陈纯 


读给您听点下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从1977年参加高考到今天,不知不觉已有四十年了,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数控专业毕业也有三十六年了。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人生变化之大,令人感慨万分。
我出生于浙江象山石浦,它位于象山半岛的尽头,是个很偏僻的渔港古镇,交通十分闭塞,那时提起石浦基本没什么人知道,不像现在整个浙江甚至全国打着石浦海鲜旗号的饭店比比皆是。1974年,高中毕业的我插队落户在东海上的一个叫高塘的海岛。虽然岛上既没电又缺水,但我仍然成为一个很受农民欢迎的知青。不仅硬碰硬的农活我干得很出色,而且还帮助村里办夜校,辅导农村孩子读书。
1976年我作为象山县和宁波地区的知青代表,出席了浙江省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说来汗颜,当时21岁的我第一次乘汽车到宁波,第一次看见了火车,第一次坐火车到了省城杭州。当火车拉着汽笛呜呜地通过钱塘江大桥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在离开杭州的火车上我记下日记:“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干活,当好新一代的农民,争取每年能来杭州开会……”没想到世事难料,一年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使我有幸参加了高考。
记得应该是1977年10月21日前后,全国各大媒体发布恢复已停了十余年的高考的消息,高考将于一个多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于是,举国上下有了“老老少少”570万考生奔赴高考考场的壮观场面,面对突然而至的高考,大家都是仓促应对,当年的高考结果如何还真是带有一些偶然性。
印象深刻的语文考试,至今记忆犹新。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看各类小说,自以为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参加高考的语文考试自信满满,尤其是看到作文题目是《路》,觉得有农村下乡的经历,特别有想法,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以至于在作文上花了太多的时间。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马上要交卷了,才发现还有一道题目没有做,记得该题目为:简明扼要地说明古文“齐人攫金”的寓意。古文“齐人攫金”的原文如下: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耳。”。我当时实在太紧张,无法多思考,就想到了成语“利令智昏”,就匆忙写上交了卷。结果,我这道题不仅得了满分,还给加分。说真的,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也不敢只写这四个字,算是“急中生智”了。后来听中学老师说整个浙江省有两位考生给了同样的答案且都加了分,不知道这个传说是否确凿,若真是这样,另一位考生是谁呢?至今对我仍是个迷。
高考专业的选择受当时广为流传的数学家陈景润事迹影响太大,著名作家徐迟曾为此创作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记得他在文中写道: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是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我追寻着陈景润的足迹,考上了厦门大学数学系数控专业。

回想起来,在厦门大学的学生生涯中,有两个因素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一个是当时厦门大学老师们的认真教学和同学们自觉刻苦的学习精神,使我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也培养了非常强的自学能力;另一个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使得从小喜欢看书的我如鱼得水,甚至经常去文科阅览室,看了许多中外经典小说,感觉特别过瘾。
记得在厦大的第三学年,我看了一本《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此书是计算机科学界最受敬重的参考书籍之一,作者高德纳(Donald Ervin Knuth)教授,是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被誉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鼻祖”,他也因为该书获得美国计算机协会1974年图灵奖(该奖被国际公认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我正是读了这本书,才对计算机专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自学了多门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课程。1981年底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就报考了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后来留校当了教师,从此开始了我在计算机学科上的科研奋斗之路。
回顾我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专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轻工和纺织业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中国的纺织业欣欣向荣,是出口创汇第一大产业,纺织印染厂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进口的印花机设备也很先进,但长期以来花样设计和图案分色工艺落后,完全靠人工绘制,分色胶片的质量难以保证,直接影响了当时主要靠来样、来料加工的我国丝绸及其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时我博士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研制“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系统、图像图形处理系统、光鼓扫描输入和印花激光制版机于一身的全新设备,首次提出了印花工艺计算机自动分色描稿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总体架构,攻克了大尺寸图像光鼓扫描输入与分割处理、彩色花型自动识别、渐变色半色调挂网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该成果在整个印染业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应用到国内外3000多家纺织企业。
时间到了上世纪末前后,传统纺织印染工艺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附加值的 “三高一低”情况,日趋严重,成为了阻碍纺织业发展的新瓶颈。我与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的研制工作,解决了高逼真色彩转换和半色调处理、超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处理、彩色图案的高精度喷印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完成我国第一套“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在国内100多家企业应用,并出口到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二十世纪后,还研制了面向工业设计师的“智能化软硬件开发系统SMARTlit”等系统。我本人也分别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于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四十年前的恢复高考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帷幕,相比当年,我们国家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很多梦想初步得以实现。回首往事,感慨万千,1977年的高考恢复,是国之幸事,更是我个人之幸事。

(本文摘自《回眸高考四十年:77、78级大学生入学40周年纪念》,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本号获原刊公众号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廖琴:两个孩子的母亲考入大学
 方鸣:高考志愿“不服从分配”,
我差点高分落榜
卜新民:高考带给我的,
是把谷壳去掉变成吃米的身份
龚炳南:大哥考上大学时,
已是三个孩子父亲
刘柏荣:三个孩子的父亲
终于圆了大学之梦
魏梅武:我和儿子同时上学,
我读大学他念小学
蒋言礼:我和儿子,两代人的高考
张伟光:我以“戴罪之身”
考上人大新闻系
林间:朝为阶下囚,暮登大学堂

叶明:苦难与酸楚岁月的涅槃重生
赵冰:毕业设计用电脑,
上机一小时40元

龚炳南:故意“尿憋醒”半夜啃书,
我家三兄弟的高考奋斗史

张建军:两次高考两次录取,

叶明:苦难与酸楚岁月的涅槃重生
赵冰:毕业设计用电脑,
上机一小时40元

一个新兵的意外之喜
陈侃章:"跨六奔八"的77、78级

1977年高考试卷"蹿红",
网友感叹我也能上清华北大
1977年北京全真试卷,
你能得多少分
李辉:晒晒我的高考试卷

陈平原:再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王为崧:有贵人相助也有人使绊
李杜: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
张小雪:小学毕业生圆了大学梦
陈建功:大潮涌入未名湖
犹在隆隆回响
毕无非:刻骨铭心的冬季高考
王荣发:从红旗河到丽娃河
李希跃:我们家有六个77级
周维平:我从草原来
侯建中:命运魔术把车工变为法官
谢思敏:睡在李克强上铺的兄弟
杜欣欣:我差点失去信心中途弃考
林侃:求学之路跌宕起伏梦碎梦圆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周大伟: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夏玉和:走进心目中的大学
张晓岚:那年我差点没通过政审关
孟国治: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詹国枢:高考改变我们全家的命运
翁大毛:难忘我的高考岁月
舒修: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冯印谱: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梁志全:火车旅行让我茅塞顿开
吴畏:我的高考,1978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
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周振华:拼搏三年走进心中圣殿
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于泽俊: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段英贤:保存40年的一张准考证
周林林:老师押中了作文题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